綜合布線系統介紹及線纜用量計算方法
綜合布線系統可分為6個獨立的系統(模塊):1、工作區子系統工作區子系統由終端設備連接到信息插座之間的設備組成。包括:信息插座、插座盒、連接跳線和適配器組成。2、水平區子系統水平區子系統應由工作區用的信息插座,樓層分配線設備至信息插座的水平電纜、樓層配線設備和跳線等組成。一般情況,水平電纜應采用4對雙絞線電纜。在水平子系統有高速率應用的場合,應采用光纜,即光纖到桌面。 水平子系統根據整個綜合布線系統的要求,應在二級交接間、交接間或設備間的配線設備上進行連接,以構成電話、數據、電視系統和監視系統,并方便地進行管理。3、管理子系統管理子系統設置在樓層分配線設備的房間內。管理間子系統應由交接間的配線設備,輸入/輸出設備等組成,也可應用于設備間子系統中。管理子系統應采用單點管理雙交接。交接場的結構取決于工作區、綜合布線系統規模和選用的硬件。在管理規模大、復雜、有二級交接間時,才設置雙點管理雙交接。在管理點,應根據應用環境用標記插入條來標出各個端接場。4、垂直干線子系統通常是由主設備間(如計算機房、程控交換機房)提供建筑中*重要的銅線或光纖線主干線路,是整個大樓的信息交通樞紐。一般它提供位于不同樓層的設備間和布線框間的多條聯接路徑,也可連接單層樓的大片地區。5、設備間子系統設備間是在每一幢大樓的適當地點設置進線設備,進行網絡管理以及管理人員值班的場所。設備間子系統應由綜合布線系統的建筑物進線設備、電話、數據、計算機等各種主機設備及其保安配線設備等組成。6、建筑群子系統建筑群子系統將一棟建筑的線纜延伸到建筑群內的其它建筑的通信設備和設施。它包括銅線、光纖、以及防止其它建筑的電纜的浪涌電壓進入本建筑的保護設備上海豐景安防工程:021-51096258 18217396258綜合布線系統1.1 水平子系統,線纜用量計算方法:電纜平均長度=(*遠信息點水平距離+*近信息點水平距離)/2+2H(H-樓層高) 實際電纜平均長度=電纜平均長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線纜布線根數=每箱電纜長度/實際電纜平均長度電纜需要箱數=信息點總數/每箱線纜布線根數注:*遠、*近信息點水平距離是從樓層配線間(IDF)到信息點的水平實際距離,包含水平實際路由的距離,若是多層設置一個IDF則還應包含相應樓層高度。上面的“電纜平均長度”計算公式適應一層或三層設置一個樓層配線間(IDF)的情形。1.2 主干子系統,銅線纜用量計算方法:電纜平均長度 =(*遠IDF距離+*近IDF距離)/2實際電纜平均長度 = 電纜平均長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軸線纜布線根數 = 每軸電纜長度/實際電纜平均長度電纜需要軸數 = IDF的總數/每箱線纜布線根數注:*遠、*近IDF距離是從樓層配線間(IDF)到網中心主配線架(MDF)的實際距離,主要取決于樓層高度和弱電井到設備間(MDF)的水平距離。大對數電纜對數按照1:2(即1個語音點配置2對雙絞線)計算,并分別選擇25/50對電纜進行合理設計。100對大對數電纜一般不要選擇,因施工較困難。1.3 主干子系統,光纜用量計算方法:光纜平均長度=(*遠IDF距離+*近IDF距離)/2實際光纜平均長度=光纜平均長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光纜需要總量=IDF的總數×實際光纜平均長度注:*遠、*近IDF距離是從樓層配線間(IDF)到網中心主配線架(MDF)的實際距離,主要取決于樓層高度和弱電井到MDF的水平距離。光纖芯數、單模、多模的選擇若招標文件有明確的要求,則按要求設計,通用的選擇是6芯多模光纜。上海豐景安防工程:021-51096258 18217396258